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新工科建设汇报1:构建科教-校际-校企深度融合“大实践平台” ——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发布时间:2022-10-01浏览次数:16

  为响应我校“四新”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解决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工科中学生实践教学方式和途径单一的问题,着实提升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近一年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构建现代产业学院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合作交流为纽带,以构建综合实践平台为终极目标,我们探索了构建科教-校际-校企深度融合“大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新工科实践教学新模式,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有效推动了学院的新工科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借鉴价值。

  具体措施如下:

  1.注重学科逻辑,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推行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多学科综合素质

  以化学化工学院雄厚的师资及其多样化的学科背景为基础,选拔一批高层次人才组建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团队,打造一批学科交叉较好的实验实践项目供学生挑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项目,依托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市级重点学科的优良平台,要求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团队,接触课题,以学生为主体,团队老师为指导,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进行“传、帮、带”,形成“研究生式”培养模式。学生以为问题为导向,根据自己所选择的题目进行多学科的文献查阅,实验实践方案制定,问题的解决与突破,形成实验实践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全方位地将课堂上所学的和课堂上没有接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炼和总结,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多学科综合素质。

  2.注重交流逻辑,以提升为目的,以合作为纽带,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给学生更好的学习实践平台

  为优化提升我院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我院与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西南大学、天津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借助校外优越的办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虚拟仿真实验室,为教师提供虚拟教研室,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

  3.注重产学逻辑,以实战为目标,以企业为战场,加强校企合作与共赢,给学生更实的实践锻炼平台

  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毕业生要能够很好的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为顶层设计,学生在学校开展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后,又去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发现问题,又回到学校寻找理论指导,然后又回到企业进行实践,以“校→企→校→企→校×××”螺旋式上升的培养方式对学生进行逐步提升教学。我们已在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华峰聚酰胺有限公司、重庆万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葵花药业集团重庆小葵花儿童制药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等国内大中型企业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企专家的共同指导学生学习规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实践课程、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共同推荐学生就业深造等“五共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业规划明确,实践目标明晰,实践综合能力提升迅速,岗前试用期限缩短,适应社会能力增强,个人发展潜力深厚。

 

图1 科教—校企—校际深融合的“大实践平台”

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校外专家来校授课

企业导师聘书

校外实践基地挂牌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初审:蒋沁芸|复审:李吉|终审:谢艳